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当代传播及引领
中国的知识分子素来具有家国天下的强烈责任感。“大陆新儒家”于20世纪90年代,再一次高举起“文化保守主义”大旗,成为令人瞩目的思潮流派。当代文化保守主义不可能,也不能解决当代中国发展的命运问题,同时还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引领其科学发展,使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的当代镜像
文化保守主义主张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创造中国新的文化。当代中国广义的文化保守主义泛指社会各界持有的一种文化态度和生活方式,不等同于顽固守旧派,亦非政治保守主义、经济保守主义。狭义的文化保守主义指向明确,专指活跃在当代的新儒家新儒学。那些极力宣传推崇传统文化,以尊孔崇儒为基本遵循,视其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思想根基的个人或团体,可以被称为广义的文化保守主义者。
文化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西化派形成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三大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相当数量的海外新儒家学说成果影响到大陆学术界,推动了“大陆新儒家”等流派群体形成并产生相当规模的影响。干春松提出,“大陆新儒家”这个称谓最早源自于方克立。2005年,方克立在武汉国际新儒学大会上提出,20世纪90年代后,与香港和台湾儒学不同的大陆儒学新趋势上升;2004年召开的“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峰会”标志着新儒学发展新阶段的开始,蒋庆、康晓光、盛洪、陈明等人为此思潮的代表。因此,“大陆新儒家”在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主要指称地域,以示区分不同区域的学术群体。
海外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师承关系和学术接进,学术界称杜维明、成中英等人为海外新儒家,亦是当代儒家学说的继承者与传播者。一般认为,刘述先、成中英、杜维明、余英时四位,作为前辈新儒家如唐君毅、牟宗三等的师承弟子,大多继承其儒学思想学说,又随着时代变迁和发展具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与现实意义。他们被大陆称为“海外学者”,而这些新儒家人物也不拒绝海外身份,以示有别于大陆学者。
大陆新儒家群体广泛且流派林立,他们能够代表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文化情怀,具有很强的精神价值。他们中有在国内高等院校从事哲学文化研究的人,像陈来、郭齐勇等学者;有对儒家具有相当浓厚情怀的民间儒学团体;有社会上儒家文化朴素的信仰者和实践者;还有很多知名国学家、学术大师如汤用彤以及有“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之称的饶宗颐和钱钟书、季羡林等。他们对于儒家文化的发展,丰富中国人的精神资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者。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当代传播
除了人际传播,依托传统载体如电视、报刊等进行的大众传播,以及网络传播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传播都带来极大影响。
1.大学研究所、国学院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以国学为教育研究方向,学制六年,同时可以实现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本硕连读。之后,全国高校迎来了一个相对集中的国学院成立热潮,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于2007年4月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于2008年12月成立,上海财经大学国学研究所于2009年3月成立,武汉大学国学院于2010年6月25日成立。此外,众多高校相继成立儒学研究院,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得到蓬勃发展。
2.儒学研究会
成立于1994年的国际儒学联合会是由中国、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发起的儒学团体和学者的联合会。世界儒学大会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儒学盛会,选定在孔子故里曲阜举办,大会秘书长为知名儒者孔子75代孙孔祥林,推动儒学研究不断深入和扩大国际化影响。遵行孔教的儒家团体如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积极推动孔子学说蓬勃发展。一些重视传统文化的省、直辖市也纷纷成立儒学研究会,贵州省儒学研究会于2006年7月17日成立;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于2015年5月10日成立;河北省儒学会于2011年成立,是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成员单位和全球祭孔联盟成员单位。
3.传统书院
传统书院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生产、传播、绵延文明价值的重要场域。贵州有两所知名书院,体制内传统书院即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新儒家蒋庆则创办了另一所体制外书院名曰阳明精舍。当代儒学的发展以组织、团体面世,相对集中在山东境内。孔子诞生地曲阜建有著名的尼山圣源书院,于2008年10月成立,旨在弘扬儒学,用儒家精神办儒学的事业,由牟钟鉴担任院长,包括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数十所院校的学者担任副院长,吸引了包括安乐哲等国际汉学家担任顾问。2010年8月,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尼山圣源书院举行,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学术影响,日益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高地。
文章来源:《当代传播》 网址: http://www.ddcbzz.cn/qikandaodu/2020/1009/349.html
上一篇:坚守中华文化传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观
下一篇:中国当代芭蕾发展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