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正在影响当代青年的偶像观
一个月前,荣获“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返回广州的那一晚,场面让人记忆犹新:钟南山受到广州医科大学师生们的夹道欢迎,阵仗堪称“大型追星现场”。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才是应该追的星!”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一句话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演艺明星”。此外,一位明星的粉丝团与泛亚文化圈在社交媒体上“大战”,更加引发人们的关注,一时间,如何追星、理性追星,成为人们的共同关注的话题。
如何看待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心理?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次级情感依赖”。即青少年在步入成年的前期,其情感要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恋,从而会不自觉地寻觅现实社会关系比较遥远而在心理上比较亲密的对象,这也是多数青少年认为比较安全的一种方式。这种崇拜现象大体上分为浪漫式依恋(把偶像幻想成自己的恋人)和认同式依恋(希望成为偶像那样的人)。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非常普遍,并且集中在中学、大学年龄段人群中,随着他们心理的成熟,大部分人的这一现象将会消退。但是也有个别青少年产生了认知偏差,盲目甚至疯狂追逐偶像,继而导致了心理疾病,甚或做出一些疯狂举动。对此,我们应当足够重视。
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的青少年的偶像职业身份都出奇一致,多数为影视、体育明星。一项小样本调查的探索性研究显示,中国大学生的偶像中,歌星影星的比例高达56.2%;其次是体育明星占比8.4%;其余依次为商界成功人士2.8%,政界成功人士5.6%,名学者、作家7.2%,父母、长辈2.8%,电影、电视或者小说中的人物12.0%;其他占比5.2%。可见,影视、体育明星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成为偶像占比高达76.6%。多数在发达国家所做的类似调查,也基本上呈现出影视、体育明显占优势的比例。这同青少年的心理、生理成熟阶段是相匹配的。青少年在这个时期生理上趋于成熟,但心理上还处于一个过渡阶段,感性认识多于批判性思维。因此,直觉的美好事物是他们共同的追求,也就是说“颜值”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看到的多数青少年的偶像都是青春靓丽、阳光帅气的年轻明星。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体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此外,青少年由于对作品中明星塑造的人物非常熟悉和喜爱,把对作品中人物的喜爱也简单化迁移到了演员本人身上。同时产生角色带入心理,即产生自己也身在剧中的幻觉,并产生剧中角色与自己命运有强烈共鸣的体验。这种幻觉和情感共鸣带入到现实生活中时,往往使得青少年对明星有强烈的爱慕之情。所以,明星受关注的根本原因是,大众对喜爱的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角色发生了情感迁移。
对偶像的盲目崇拜,有其深层根源
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背后,既有青少年的心理原因,也有社会原因,甚至社会原因构成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宏观图景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偶像以影视、体育明星为主,这种现象同现代商业媒体的塑造是分不开的。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说:“正是借助于电视强有力的煽动性和情绪效果”,偶像才被塑造起来。在青少年心中,明星既是影视剧形象中重情重义、无所不能的大英雄,同时又是日常生活中光彩夺目的形象或者优雅生活的代名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著名科学家、国学大师、医生、作家、工程师等传统认为应该成为榜样的职业人物,不管是新闻还是影视作品往往都将他们塑造成年长体弱的形象,而他们的生活也同严谨、枯燥、艰苦等形容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久之就在青年人心中形成了刻板印象。年轻人是喜欢形象帅气、重情重义的大英雄式的人物,还是喜欢埋头做实验、年老体弱的科学家,这是不言自明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公益性传播的不足所造成的,也就是说,新闻以及影视作品等大众传播媒介没有足够展现这些人物的魅力和饱满人格。
尤其是进入网络时代之后,商业媒体塑造偶像的能力更强。商业化的社交媒体使其非常和谐地融入商业的运作之中,成为商业链条上的一环。他们对粉丝们情感迁移的心理十分了解,一方面利用商业媒体大肆塑造青春偶像,另一方面大肆推销偶像代言的产品、主演的影视剧,并制造买其代言的产品就是接近偶像的幻象。资本巨头明白,票房不仅仅是由影视剧的质量决定的,只要有偶像出现,便会有大量的粉丝带来票房;只要找对合适的偶像代言,粉丝们便会带来巨量的产品消费,甚至产品还有可能成为流行的爆款。所以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消费品都由明星代言,几乎整个市场都迫不及待地制造着偶像,社会进入了一个“粉丝经济”的闭合循环。
文章来源:《当代传播》 网址: http://www.ddcbzz.cn/zonghexinwen/2020/101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