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家丨耿杉绘画作品赏析
作品《凉山溪音》曾入选“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
作品《远眺》、《四方四隅》入选“第二届当代中国画论坛创新作品展”
作品《文明逝去之后》入选“2007年全国中国画展”
作品《谷间沃野》入选中国美术馆展出的“2011贵州视觉艺术展”
作品《林城纪游》入选中国国家画院与贵州画院写生联展
作品《大山之下》在“鲁艺杯”全国艺术高校教师作品展中获优秀奖
作品《奇异的西部风景》在“庆祝重庆直辖十周年暨第二届庆高校研究生作品展”获二等奖
作品《林隙》在“贵州省首届美术专业比赛”获银奖。
作品《黔中有粮》在“贵州省第二届届美术专业比赛”获专业人才提名奖。
作品《彝人庆典》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贵州地区选拔展”
作品《空野荒萧》入选“贵州省中国画、油画年展”
作品《乌蒙山区新貌》入选“建党九十周年贵州省优秀作品展”
作品《山之下》在第“五届贵州青年美展中获优秀奖”
耿杉 旧使馆区写生2 纸本设色
创作思路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独立科目,是能够充分反映地貌、时节、气候、场景等特质的画种。它具有“势”、“远”等空间表现手法,显现出一种流动性的时空视野,并在视觉空间节奏性的变化中,暗示着循环往返的时间流动。在这个过程中,山水画还具有体现审美主体 情感的作用,它是作者自我概念的一种隐性表白(可谓一种含蓄的自画像)。
耿杉 西江景致 纸本水墨 67×70cm 2010年
现代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改变了现实环境,造就了众多新景观,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面对现代复杂的时空环境,山水画也应该改变原有的时空表现形式和内容,不断发掘新题材、新景象、新空间图式。现代山水画家倾向于把视觉要素组织成戏剧性的时空结构,将之显现在定向的时空画面中,在带给人们情绪上、感官上的现实空间的信赖感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现实社会生活内容。同时,在现代山水画传播过程中,观众可以通过个人经验,体会空间中含有的时间意义,透过图像语言把人、空间、时间亲切连接起来。
耿杉《群木争立》180 x 97cm
山水画要反映新的时代文化、反映新生活,就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内容上,即用具体的绘画语言描绘新的时空关系,并表现新的时代精神。例如:在现代山水画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被重新审视,各式现代形态的民居、建筑群、自然山川、林木等也因此被不同的山水画家以不同的观念、手法演绎表现。从中可以体现经过画家调试过后的,准确反映历史与当下,小众与大众之间文化诉求关系的意象。在这个调试过程中,山水画家们往往会调整自身的语言、技术,在价值、信仰等方面努力迎合新文化的要求、规范(当然也存在冲突、抗争等行为),最终实现起时代文化与传统记忆、地方特征三者间的统一。其中兼顾了人的生物需求、心理需求、社会身份地位需求、精神需求等。我个人的创作正是在这类思想意识中建构实施的,它在视觉效应上表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时空结构关系,同时也彰显出了自身的价值诉求。
耿杉 西江木楼 纸本水墨 67×70cm 2010年
教学理念中国山水画及其山水文化精神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历经了千余年的积淀与演变,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传统精英文化的代表形态与文人绘画的经典母题。山水画作为传统中国绘画的最重要的画科,一向为历代画家所重视,也在当下文化艺术界备受关注。
耿杉 石板镇印象 纸本水墨 67×70cm 2010年
二十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学院教育替代传统私塾传习,山水画的创作、教学与研究逐渐系统化和完整化,在现代山水画教学中力求从宋、元、明、清树石法的基础训练入手,拓展到现代山水空间图式的研究,重视诗书画印的文人画全面素养;注重笔墨的训练,强调通过对传统山水画经典作品的临摹和外出写生,来体悟古人的笔墨气息,理解山水画气韵与意境的神髓,进而由“技”入“道”,达到心、手、眼的合一;关注山水画创作及其文化精神、历史脉络的学术研究前沿信息,深入思考探求山水画的画理、学理、哲理,特别是对于百余年来近现代中国山水画创作、教学、研究的成就与史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梳理。
文章来源:《当代传播》 网址: http://www.ddcbzz.cn/zonghexinwen/2020/101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