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虎丨《革命者》:以当代审美样态为“播火
万安李大钊墓碑上刻有“中国革命领袖”北京西郊公墓,五年后出土,十年后重新出现。这是一组具有历史沧桑感的图像。看到电影《革命》的开头,不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锋”??李大钊的光辉人生?应该用什么样的视角来告诉今天的观众,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观众,关于过去的一个世纪?
随着镜头的展开,我发现电影《革命》的主创团队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故事讲述、视觉呈现等方面都致力于以年轻化的审美打动观众.已经做了很多尝试:
01
结合线性叙事和非线性叙事的结构框架
《革命》以李大钊去世前38小时为时间轴来讲述。这是一个线性叙事。在遵循38小时时间趋势的框架中,零碎地展示了1912年至1927年中国宏伟的历史进程。不同阶段的事件和不同时期的李大钊像“意识流”一样显示在屏幕上。开滦煤矿罢工、5月4日运动和《北京公民宣言》、《南陈北李湘月建党》、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京“3月18日”悲剧。 .. 观众跟随镜头感受汹涌澎湃的波澜壮阔在这个时代,跟随李大钊先生上下寻觅,一起呐喊抗争,一起感受革命洪流的雷霆风暴。故事的片段没有按时间顺序线性展开,其中隐藏着创作者的巧思。即便是叙述某一段,创作者也采用平行剪辑、声画错位、平行的方式呈现,如“开滦罢工”、工人集会、罢工、横向示威和斗争的情节,以及李大钊给学生讲课 画面相互穿插,“革命是我们唯一的出路”的呐喊贯穿其中。这种手法在影片的不同段落中反复使用,其感染力和信息量形成了相辅相成的效果。
《革命》的结构省去了继承和转型的解释和伏笔,打破了传统传记片的沉闷。通过直奔“高潮”时刻,影片的叙事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更有利于多方位、多角度的人物塑造。更重要的是,碎片化的视频片段契合了“互联网一代”受众“快节奏”、“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习惯。年轻观众可以在欣赏视频和参与“解码”的过程中与创作者进行互动。共情。
02
多视角平行叙事法
p>李大钊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与近代史上太多的人物有交集。影片打破了常规的叙事形式,拓展了李大钊的人生轨迹。李大钊从与他穿越的数字人物开始,基于不同阶层、不同思想、不同人群的多层次视角进行立体化。 ,新鲜多样的演绎。比如报童徐阿臣之死,李大钊上前组织各界群众抗议,从年轻的张学良的角度描述;在李大钊与蒋介石“赌”的桥梁上展开了“会见孙中山”和“国民党先行”。江的视角讲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故事;北京3月18日大屠杀聚焦包子铺老大的视角,他先是害怕,然后上前干预。还有,陈独秀眼中的“战友”,赵仁兰记忆中的丈夫,毛泽东眼中的“老师”,清子眼中的“启蒙者”,甚至孩子眼中的“父亲” ...塑造人物形象很容易。影片着眼于呈现李大钊作为“火播人”的崇高形象,描写他的青春热血、为义舍命,同时刻画了文人墨客、书生教授、知己战友的品格。怀抱,如丈夫与父亲般柔软的温暖。 .这个“撒火者”并没有站在“圣坛”上,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从平坦的史料中站起来,活生生的,和蔼可亲,受人尊敬。
多视角的叙事手法也有利于为观众营造更贴近“历史场景”的感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在当代审美习惯中,人们更注重“代入”和“沉浸”的欣赏。影片从不同人的视角讲述故事,刻意设计那些“现场”人物,营造“代入感”,突破跨越百年的代沟,让观众身临其境。不经意间,也再现了1920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风貌和群像。
03
历史叙述和巧妙的小故事的结合
电影不是教科书,故事片不同于纪录片。 《大革命》在大事真实的前提下,讲述历史事件,形象化故事情节。它有效地找到了吸引当代观众的叙事支撑,并在历史人物的严肃传记和当今年轻人的欣赏偏好之间找到了它。润滑剂。 《报童之死》及随后电影中的让步斗争,是由报童高喊十月革命消息与俄国暴徒维克多发生争执而引发的。一场激烈的冲突在拉开立场之前解释了历史背景。十月革命既是叙事背景,也是事件的起因。 “孙俪会”和国民党代表大会的召开,开启了两党合作的新阶段。这件大事,被列入李大钊与蒋介石“赌”的情节之中。 “赌”有十的意思和意想不到的意思。陈和李“开会成立党”。这部电影是在李大钊为陈独秀设计的餐桌上。除了“建党”这个重大而严肃的命题,还有李大钊的“上海小笼包北京炒面”的高级理论。它是可以理解和有意义的。两人的性格碰撞、感悟的对峙、交情点,都在其中。军阀张作霖的桌上也有天平。虽是小道具,却说明了各方立场,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当然,它也生动地体现了莽撞英雄的狡猾和残暴。
文章来源:《当代传播》 网址: http://www.ddcbzz.cn/zonghexinwen/2021/0707/891.html
上一篇:用传统之韵描绘当代之美
下一篇:健康中国当代名中医——李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