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最伟大物理学家之一、诺奖得主史蒂文·温伯
师父的离去令人心痛,也令人遗憾。
北京时间2021年7月24日,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史蒂文·温伯格教授在美国逝世,享年88岁。197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着有《引力与宇宙学》、《前三分钟》、《终极理论之梦》等著作。
Steven Weinberg
从粒子物理学到引力和宇宙学,温伯格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尤其是建立了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并成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提出了轴突的概念来解释强相互作用的CP不变性;温伯格是第一个意识到实际宇宙常数远小于量子场论预测的研究人员。他还热衷于科学传播,撰写了大量科普书籍和文章,对物理学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Steven Weinberg,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Steven Weinberg 1933 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1950 年毕业于布朗克斯高中,然后进入康奈尔大学并1954年获学士学位,后赴哥本哈根尼尔斯玻尔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开始了他的物理学研究生涯。一年后,他回到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山姆·特雷曼教授,1957年获得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温伯格1957年至195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1960年至1966年在伯克利任教员。教学期间研究了过剩量子场论的高能行为、红外光子、量子重力和许多其他主题。 1966 年,温伯格离开伯克利,接受了哈佛大学提供的讲师职位。
1967 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客座教授。同年,温伯格提出统一的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模型,将弱相互作用中间玻色子的质量来源归因于自发对称性破缺,从而解决了质量项破缺规范对称性的问题。 1973 年,温伯格提出了一种没有希格斯粒子的标准模型的修正理论。同年,温伯格成为哈佛大学希金斯物理学教授。
1979 年,温伯格对量子场论的重整化提出了现代观点。他认为所有的量子场论都是有效的理论,并改变了之前的理论(包括他自己在 1967 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理论,有理量子场论应该是可改造的。这一观点开辟了一系列有效理论的发展,包括量子引力、低能QCD和重夸克有效场理论,在研究中仍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1979年,即发现中性电流——也就是发现Z玻色子——六年后的1978年,实验验证了Z玻色子与电磁相互作用导致奇偶断裂.多年后,温伯格和另外两位物理学家谢尔顿·格拉肖(Sheldon Glashow)和阿卜杜斯·萨拉姆(Abdus Salam)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2年,温伯格来到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担任一个基金会科学系主任,并成立了物理系理论组。
2008 年,Weinberg 在 1976 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强相互作用再次成为热点,得益于即将到来的 LHC,作为标准模型排序问题的解决方案,Technicolor 假设可能会在大型强子对撞机。
到目前为止,温伯格已经发表了 300 多篇研究论文和许多书籍。包括1972年出版的《引力与宇宙学》; 1977年,温伯格出版了著名的科学著作《前三分钟》,介绍了关于宇宙起源的流行而精彩的现代概念,已被翻译成22种语言出版;温伯格于1993年发表了《终极理论之梦》,讲述了对自然统一理论的伟大追求:一种可以解释从原子的联系到太阳和地球的吸引力的不同力量的理论。整本书令人印象深刻 令人眼花缭乱但清晰透明,它引导我们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到今天的超弦和其他可能与我们同在的宇宙。
史蒂文·温伯格《前三分钟》
此外,温伯格的著作包括《亚原子粒子的发现》、《基本粒子与物理定律》(与理查德·费曼合着)、《终极理论的梦想:探索自然的基本定律》、三卷《量子场论》 》、《仰望天空:科学与文化的对手》、《宇宙学》等
Steven Weinberg,“仰望天空”
Steven Weinberg 的“量子场”理论》第一卷
史蒂文·温伯格还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丹尼·海涅曼数学物理学奖(1977)、国家科学奖章(1991)、基础物理学突破特别奖( 2020)、马塞尔·格罗斯曼奖等奖项。
Weinberg was also elected as a member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ember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ciences, a member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and a member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他还是美国物理学会安德鲁·吉门特奖和斯蒂尔基金会-美国物理学会科学作品奖的获得者。
文章来源:《当代传播》 网址: http://www.ddcbzz.cn/zonghexinwen/2021/0727/932.html
上一篇:当代最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名家——郭春兴
下一篇:以个体视角折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