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 当代诗词与周边传
研讨会现场 吴家奇摄
陈沫 孙延凤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12月4日,当代诗词与周边传播研讨会在北京市举办。会上,来自中国文联、中国视协和中华诗词研究院、北京市写作学会以及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作家等纷纷表示,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大力弘扬,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从高原走向高峰,进而成为新时代周边传播和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与形式。
研讨会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仲呈祥,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主席赵铁信,为北京大学教授、诗人陆地的第四本诗著《诗绘春秋》和第一本本土传播学理论专著《周边传播研究》首发式剪彩。
研讨会上,胡占凡指出,当前诗词创作群体队伍不断壮大,作品也很多,但是,有“高原”,无“高峰”,精品力作较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改变当今诗词创作中的无韵、无趣、无美、无义、无理和晦涩等问题,一方面要从小抓起,加大对中小学生的诗词教育力度。另一方面要做好规划,坚持走通俗化与艺术化相结合的创作之路,讴歌新时代、新生活,不断提升诗词自身的审美价值,才能不断提升全民族的审美水平。他认为,陆地的诗词创作和周边传播分进合流,走出了一条文学和传播融合发展的新路。
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教授认为,任何单一学科、单一行业都要积极从别的学科、专业汲取养分和灵感,才能不断创新和自我突破。陆地的诗词创作和周边传播理论研究并行不悖,相得益彰,证明艺术思维、形象思维与学术思维是可以打通并相互滋补的。中国国际传播需要更多的“双栖”和复合型人才。
中宣部新闻出版研究院崔海教副院长结合陆地诗词在韩国传播的实例,强调了诗词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四个境界,即信息传播出去后要让别人能“真听、真懂、真信、真同”。要实现四“真”,诗词创作和传播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他认为中国诗词不能只在中国传播,必须走向周边国家,走向世界。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祝燕南主任,从传承弘扬和繁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华诗词歌赋在历史上对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力一直是巨大的。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周边传播,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诗词歌赋的全面复兴和周边传播不但是应有之义,而且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民日报》文艺部袁新文主任认为,当今社会物质丰富和精神贫乏的现象同时存在,短小精悍的优秀诗词可以缓解年轻人的颓废和焦虑,提升年轻人的信心和进取精神。生活没有诗意,就会显得枯燥;年轻人没有诗意,就会失去情趣。因此,现代生活和年轻人都需要诗词来滋养。诗词创作和传播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气质,需要一个统筹规划的全国性系统工程来推动和实施。不一定人人去做诗人,但追求诗意的生活,建设一个诗意的国度,人人有关,人人有责。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陆地结合自己多年来创作千首诗词的经验和体会,认为诗词创作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真情。那种认为好诗词都被古人写完了的观点不仅是懒惰的借口,而且对中国当今的诗词创作和发展十分有害。艺术无止境。诗词有高峰,无顶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维和审美特征,只要注重“形、象、情、理”的有机统一,就能创作出优秀的诗词,就能继续为美轮美奂的中国诗词之树添花增叶。日韩等国家民众自古喜爱中国诗词,李白、韦庄等很多大诗人和日韩朝越等周边国家的古代诗人多有唱和,产生了很多名作。这些国家当今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上仍然选有不少中国诗词。中国诗词如果融合周边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历史文化背景相同或相似的东亚和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就可以取得特殊的传播效果。
此外,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冷凇、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胡一峰、《文艺报》评论部主任明江、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宏鹏、光明日报青年评论家饶翔、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副主任莫真宝、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兼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姚建彬、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谭云明等专家学者也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国诗词创作和周边传播研究提出了很多观点和建议。
文章来源:《当代传播》 网址: http://www.ddcbzz.cn/zonghexinwen/2021/1207/1221.html